管理

新創筆記

創業者的管理學幼幼班

剛剛在洗澡的時候忽然有一個領悟,就是為什麼我會這麼苦悶。 這種靈光一閃的領悟真的很奇妙,是個從 0 到 1 的過程。我想到我以前是寫網站的,曾經整天都在鑽研網站技術,覺得超級有趣,也辦過研討會,寫很多文章。但後來創業之後不得不慢慢把重心轉移到 Startup 本身,去了英國、美國,拿到資金,回來經營公司,幾乎慢慢的把技術完全放掉了。 所以我常認為我苦悶原因是我因為已經不是技術人了,就算大家講的東西我可以聽的懂,但我沒辦法「著手」寫程式了,就像失去魔力的魔法師一樣。是種落寞。但驚悚的是,當我重心轉移到創業之後,「經營公司」也不是我擅長的,我的 Skill Set 點滿的可能只有產品這一塊,我知道如何定位,如何規畫產品,如何安排進度,如何優化產品不斷改良,但也就僅止於此。我對於管理公司只有兩年的經驗,是菜鳥中的菜鳥,但因為我是公司的 CEO,我必須假裝我會這些事情,我必須想辦法讓員工信服,可是很多時候,很多產品以外的事情,老實說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是最好的。

By Hana 花水木

新創筆記

團隊溝通是浪費時間?

今天在公司有個滿有趣的事情,值得記錄一下。有個新進不久的員工和我說: 「我不認同 P.R.O. 法則,我覺得太浪費時間了。」 這邊重複一下 P.R.O. 溝通法則,我認為要成為厲害的團隊,彼此之前的同步率必須要非常高,要做到 Proactive 積極提問、Responsive 熱情回覆、Over-Communication 過度溝通,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同心」的團隊。詳見:讓團隊合作無間的 PRO 溝通法則(Proactive、Responsive、Over-Communication) 但我幾乎快忘記,這個法則僅限於「團隊」、「組織」型的人才,對於 SOHO 族、單幹王來說,會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這個情境完全把我拉回五年前的獎金獵人,當時我們完全就是「反 PRO 法則」的團隊,因為我們只有

By Hana 花水木

新創筆記

放任型管理的兩大條件

最近小酒館剛做完年終考核(參考:屬於新創公司的績效考核),和團隊一對一面談之後,有些新的想法。 我大學時代曾在一家數百人的軟體公司工作,協助經營公司部落格。當時的主管給我很大的空間,讓我玩很多東西。不但自己架設部落格,使用公司的 blog 子網域,自己寫文章,自己規劃部落格的功能和外掛,也自己開發客製小功能,當時因為部落格興盛,有新的東西出來,我也都會用公司的名義來玩,甚至還會發信給公司全體同仁,邀請他們一起來參與公司部落格的小活動。 很感謝當時主管的信任,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學都沒畢業的我,只是兼職打工,居然也願意放手讓我做,讓我發揮影響力。在公司我沒有和任何人有工作上的交集,也沒有定時給我明確的方向,真的就是放我做。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很小的科技行銷公司,我的工作是網站架設,也有部分行銷活動的操作,只有我一個員工,老闆幾乎從來不在公司。但只要給我一個方向,我都能夠自己燃燒,不用跟我說什麼,我就能對工作內容很有熱情。 因為這樣的經歷,讓我以為正確的管理就是給予一個方向,然後給員工最大授權,讓他自由發揮。在創業過程中,常看到人家分析不同的管理風格,有「獨裁型」、「家長型」、「

By Hana 花水木

新創筆記

聯盟世代的限制與反思:前言

獎金獵人大約在兩年前開始導入「聯盟世代」的公司文化。這個概念主要是從 LinkedIn 創辦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所寫的【聯盟世代:緊密相連世界的新工作模式】這本書來的,他認為許多高成長的領先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建立公司與員工間的聯盟關係。認為公司應該是團隊,而非家庭,企業沿用軍隊的「作戰任務」(term of duty)制度,以「光榮地完成有限的特定任務」作為公司與員工的共同使命。企業必須與員工聯盟,建立有明確作戰目標的團隊,善用具創業思維的人才才有戰力! 後來羅輯思維第 174 集【樊登:联盟,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有請樊登來講過這個主題,是他讀完這本書後,加入個人意見的整理。(樊登在這之後知名度也提昇很多) 我們當時覺得這個點子真的很棒,所以馬上就導入了。第一步驟就是針對所有面試的人,會多問幾個問題。 「你預計在我們公司待幾年?」 「你希望這些年過去,你會變成什麼樣的狀態?」 但是,通常第一個問題就會嚇到人,在台灣大家還是不習慣如此直接。目前有面試過的經驗,

By Hana 花水木
強調創業家的社會責任,會是下一個創業趨勢

新創筆記

強調創業家的社會責任,會是下一個創業趨勢

此文為酷青發聲專欄文章,原文: 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58&nid=5128&page=1 前陣子參加一個社創科技的活動擔任論壇與談人。活動是「用科技導入公益」的創新 hackathon,有一群學生兩天下來沒有睡覺,把自己社創科技的想法實作出來並上台簡報,很多很棒的想法被丟出來討論。 以創業家的身分去,不知為何讓我有點慚愧。他們解決的問題都是改善社會,讓世界更美好:讓地球的水資源回收更有效率、讓受難家庭可以得到妥善照護、讓急救醫療體系更透明。相比起來,我的創業題目:獎金獵人,願景「讓年輕創意人實現夢想」,瞬間顯得好渺小。 但是他們共同遇到的問題就是存活,因為這樣的事情大多沒有辦法營利。獎金獵人也碰過這個問題,自從連續兩年沒有營收,知道那個痛之後,就一直很花心思在收支平衡這部份。我們認為先有辦法存活,才能講夢想。直到現在,感覺起來運作的不錯,但實際上「

By Hana 花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