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筆記
《花水木 創作 EP》集資問卷
五年前,我和好友創辦了「獎金獵人」,希望幫助創意人搭上夢想的直達車。在這個社群裡面,我見證了無數創作夢想孕育的過程,現在,我想邀請大家跟我一起完成從小的音樂夢。
音樂筆記
五年前,我和好友創辦了「獎金獵人」,希望幫助創意人搭上夢想的直達車。在這個社群裡面,我見證了無數創作夢想孕育的過程,現在,我想邀請大家跟我一起完成從小的音樂夢。
健康
決定繼續開始寫食記 的第一篇是「 齊民 216 市集」。我知道看食記的人都只會看照片,所以讓我省省話,直接來短評和照片。 短評 * 裝潢很好 * 價位偏貴 (一人約 NT$400~500) * 座位有吧台式也有四人座 * 中午人少、晚上最好訂位 座位 門口提供排隊用的椅子 吧台座位 四人座位:還算不會太大,應該是還可以交談的距離 食物 這很好吃,忘記叫什麼了 我很愛的生豆包這邊有,大加分。這是營養價值最高、負擔最低的豆類製品。 肉片普通 餐廳資訊 齊民 216 市集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3弄15號 02-2772-5123 營業時間: Mon - Fri: 11:30 am - 2:30 pm &
食記
自從五年前 宣告不再寫食記 之後,吃飯不再拍照而變成加入「哈哈台灣人吃飯前一定要拍照」的批判小組。直到去年(2014)因為太常跟朋友約吃飯卻不知道要去哪吃,開始用起 Evernote Food。於是又變回被嫌棄「唉唷又要拍照好煩no真是典型台灣人」的被批判小組。 但 Evernote Food 的確是我需要的,雖然 app 介面設計的有點爛,但可以記錄吃過的餐廳、餐點,可以分類、下標籤,對於找尋去過的餐廳還算頗有用的。 但對於沒去過的餐廳,我最近發現我的作法都是: 1. 先去 Google Map 搜尋想要的餐廳種類,如「火鍋」「牛排」「日本料理」 2. 然後拉到想去的地方,如「東區」 3. 從地點最好的那間餐廳開始 Google 搜尋餐廳名稱 4. 看看有沒有食記,若有,則看照片定生死
音樂筆記
這是第二首 GiMi 提議玩的歌。看到范曉萱「你的甜蜜」的 MV,會忽然被吸到小時候在 KTV 點唱這首歌,最後唱 Sorry doesn't mean anything 時甜蜜苦澀的心情。第一次唱的甜蜜苦澀是為賦新辭強說愁,隨著歲月,後來這種甜蜜苦澀變成可以反應真實心情。到更最後,這歌詞變得因為太正常而顯得俗氣。 小時候只要去 KTV 幾乎都會點這首歌。但最後一次大概是十年前吧!好久沒再唱這首歌,一度懷疑我有辦法詮釋不插電版本嗎?是要更柔還是更活潑呢?和 GiMi 討論後,發現稍微帶點甜蜜苦澀、卻仍輕快活潑的感覺是最棒的。 很喜歡 GiMi 這次編的吉他,副歌 Walking 的部份很有感覺。 Youtube 影片連結:范曉萱 - 你的甜蜜 Cover by Hana &
人生破關
和 2014 年說再見,來到 2015 年了。上次對年份有深刻的感覺是 1999 年。一直記得那年的長時間隱隱作痛、不痛快的受傷,像是掉到小人國,被迷你軍隊拿著只比毛孔稍微大一點的刀,不斷刺向脂肪最硬的大腿外側。直到第一百三個二個迷你攻擊才終於發現痛。痛無法消除,但為了迷你傷痛喊叫好像又沒有必要。 沒辦法想起來 1999 年發生的事情全貌,卻可以想起一些畫面。 在晚自習的時候,試圖把專注力放在書本上,教室是明明已經是白燈管,卻把白平衡調成 3200K,造成整個太過 Blue 那樣的色調。旁邊同學手臂上飛來一支昆蟲,我以為是蟑螂所以大驚,朋友說是天牛之後,一度猶豫著要不要相信,但決定相信之後瞬間就不怕了。 還有在課堂上和要好的朋友傳紙條的事。我們不請同學幫忙傳,而是趁老師沒看到的時候用丟的,朋友坐在左邊前面三個位子,只要稍微練習,就可以準確的丟到她的桌上。我們傳的不是一張一張的紙條,而是一個大約長十五公分、寬七公分的小本子,裡面是我們的訊息。我在上面寫了「分手」兩字,然後在下次傳回來時,我在「分手」
音樂筆記
我一直都是兩種身分。創業前,是一邊玩樂團一邊接網站架設的案子,後來創辦了獎金獵人,因為公事私事常出國,樂團只好停止,音樂變成是私底下的樂趣。不時寫寫歌、彈彈琴,很少發表,創作只有比較熟的朋友會分享。但音樂上的興趣一直停不了,只能一直累積,等待有天可以引吭高歌。 而獎金獵人最近在做大改版,我除了吃飯睡覺、做音樂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思考下一步要怎麼走。我們的初衷是「幫助年輕創意人實現夢想」,鼓勵大家創作、發表、競爭、挑戰自我,但當我自己都不發表、不挑戰自我,我要怎麼說服大家去這樣做呢? 所以我決定要花一些心力把累積的創作帶給大家聽,用自身的力量去鼓勵大家夢想的追逐永遠不嫌晚。 而通常追逐夢想的時候最痛苦的就是把靈感、創意實作出來的過程。 就像你有一個很棒的 app 靈感,但沒有開發能力,就算你一心學習開發,等到真的能做出來,那個創意很可能已經過時了,何況學技術也不是這麼容易。很幸運的是現在有像 POP 這樣的 prototype 工具,可以輕易做一個可 demo 的雛形,但還是需要 wireframing 技巧,
人生破關
人家是做惡夢被嚇醒,今天早上我是做搞笑夢而笑醒。我夢到和一個人在學校教室,他沒有橡皮擦了,一個長輩(可能是老師或父母)因為不想花錢買新的橡皮擦給他,不知道是用什麼方式收集了許多的橡皮擦拼塊和碎片,花很時間組裝成一個新的橡皮擦,還附上橡皮擦的紙套。 「喏,拿去用吧!」長輩為自己的聰明省錢沾沾自喜。 (因為太難用文字形容,只好畫出來) 組裝好的橡皮擦放在桌上,看似的確是一個長方塊橡皮擦,旁邊的紙套很新(一樣是不知道哪來的),好像裝進去就可以用了。但是想也知道只要一拿起來,橡皮擦就會散掉。 「要怎麼開始用呢?」那個人說。然後我被下一句話笑醒。 「這又不是熱溶膠,哪能這樣用啊!」 我哈哈笑然後醒來。覺得真有道理,不知道夢中是誰說那句話的,熱溶膠的確可以溶了黏起來,但橡皮擦變成碎塊,再辛苦的堆疊,想破頭也想不出來到底要怎麼使用。可笑。 看了看時鐘發現才八點多,想到昨晚三點才睡,雖然很有精神還是繼續躺下去逼自己再睡一些。然後又做了另一個夢。 爆胎 我夢到我擁有一輛七人坐的車。我正開車要去買朋友的蛋糕,途中經過忠孝東路 SOGO 復興店那裡,車子不多,但我還
英文
在電話中和老外說話,如果說到信箱、地址、名字等等,往往需要把每個字母拼出來,確保是正確的,都會用「A as in Apple」等用法。但如果很少這樣用,常常會一時想不到比較明確的單字,比方說如果講「B as in Bear」那如果聽成「Dear」那就還是會把 B 寫成 D,到時寄信就寄不到了。 上週 打給 Google 要求免費換新 Nexus 5 時,在拼我的 Email 的時候差點想不到 i 開頭的英文字很明顯是 i 開頭的有哪些。屢屢挫敗之下,我決定要好好把每英文字母學好,以後要講就比較容易。咦?這不就是幼稚園學英文的方式嗎? 有想到更好的代表單字歡迎補充。 * A as in apple
楊哲
獎金獵人最近開始有商品預購的規劃,開始有拍照需求,而我之前出差弄丟的 Sony NEX 3,詢問(機場、飯店)後確定是找不回來了。一星期多前我 宣告要出 EP 後,和 攝影師 Way Wang 聊到可能要拍照,他說希望能幫我拍。受寵若驚之下讓我一方面更有決心,一方面也開始注意攝影這件事情。 所以在問了 Hina 然後他推 Canon 100D 的隔天,我經過相機王就買下它了(不光技術,只是要宅宅相關的東西問他就對了)。 拿到 100D 之後,3C 宅那部份的我甦醒了,跟之前用 Sony NEX 3 怎麼拍都好看相反,100D 我怎麼拍都難看,每次拍完都很挫敗。他跟上週發現的「Casio 自拍神器」剛好是往兩個方向走。自拍神器(據說)
Hina
自從舊的部落格變慢、疑似被 hack 之後,我一整年都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對,都是 they 的錯),即使這一年發生了我這輩子最特別以及最痛苦的事情,人生也走到了像雲霄飛車般沒辦法想停就停就算太刺激也只好接受的階段,成長很多卻沒有留下可被閱讀的痕跡,只有不斷在變形並欺騙自己的回憶、以及身邊親友收集關於我的斷簡殘編般的心事,用無法重現的方式留下來。 一直都很想重新開始寫東西,最後甚至把想法寫在 Evernote 和 Google Keep。但無法分享、無法好好整理,缺乏動力到最後都只好作罷。 上個月 Hina 像神一樣降臨。他自己的 Blog 在改為 Node.js 的 Ghost 之後(Hina 的部落格:HINA::工程幼稚園),聽到我的 Wordpress 有問題,幫我看了一下,原來造成這麼慢的原因是根本沒顯示在前台的留言區被垃圾訊息灌爆,每則文章都有上萬則留言,所以打開網站變得極慢。 知道問題之後就要解決問題,解決方式就是一起換成 Ghost。自從
其他類型
今年三月受到朋友影響,我從原本的 Apple 派(從 iPhone 3GS 到 iPhone 5 再到 iPad & iPad Mini 不離不棄)忽然轉換成 Android 派,第一支使用的就是 Google Nexus 5。記得剛轉換的時候痛苦指數很高,因為原生的 Android 基本上除了 Google 內建的一些爛 apps 之外一點也不親切便利。外型也醜。 直到黃郁棋大哥告訴我有 Aviate 之後,我對 Android 完全改觀。雖然仍舊不是完美,但使用 iPhone 的時候我也從不覺得那是完美的,從那之後,就決定我要喜歡 Android 系統。 但我的手機一直以來都難逃摔裂螢幕的命運,我的小白恩(Nexus 5)
書
最近開始學習用看書填補時間的片段。剛看完的是白夜行,這種小片段小片段、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一節一節像是紀錄片一樣的寫作手法好特別,東野圭吾在通俗到不行的題材上別出新裁,並能有一定程度的發人深省,真是厲害!更厲害的是,我直到最後一節,都沒猜出雪穗和亮司最一開始合作殺亮司爸爸的動機:戀童癖。這是我沒想到的,所以有震驚到。就像原罪犯(韓國電影),最後的那個亂倫梗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就沒有這種震驚了。但懸疑劇情要把關鍵隱瞞到最後往往是不容易的事情,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很容易會能有讓人猜出結局的部分。 看完之後意猶未盡,就開始找有沒有翻拍的電影或影集,結果有,還不只一部,2006年改編為電視劇,2009年韓國、2011年日本相繼改編為電影。 首先我看了 2011 年日本改編的電影,據說是最忠於原著的。從頭看到尾,演員的確很符合小說裡的形象,女主角堀北真希雖然不像小說中那樣讓人驚艷,但個性表現倒是滿像的。男主角高良健吾真的和小說很吻合。人物都挑選的很好,也有表現出悲苦童年造成封閉自我、並不擇手段為了達利益不斷害人。並沒有因為他們是主角而把他們演成好人讓我鬆了口氣。 可是,電影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