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Louis C.K. 性騷擾事件 (上)

月初寫過這篇「來學習 Louis C.K. 講笑話」,今天要更深入的討論他的性騷擾事件。

Louis C.K. 是我最喜歡的喜劇演員,他的脫口秀,只要我能找到的我全部看過。很多夜晚我都聽著他的脫口秀,一邊笑一邊咀嚼他講的話,常常因此得到許多靈感。對我來說他講的內容不光是種娛樂,更是種思考素材,不得不說我是有被影響的。

溫斯坦效應與 #metoo 運動

要講他的性騷擾事件必須先解釋「溫斯坦效應與 #metoo 運動」。其實已經正在寫這個事件始末的懶人包,但相關的故事太長了一直寫不完,只好先跳到 Louis C.K. 這一段。在此還是先大概提一下「溫斯坦效應與 #metoo 運動」是什麼。

去年十月,有知名媒體刊登幾位女星被知名製作人 Harvey Weistein 性騷擾的新聞,這位製作人掌握許多明星的生殺大權,這些女明星不畏懼被封殺,跳出來指控,無疑是種「自殺攻擊」,因此特別受到關注。而這個「自殺攻擊」大成功,不但自己沒死,還成功把對方殺了。現在這位猥瑣的製作人,享盡大半輩子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女人的日子後,終於,被大眾謾罵到「社會性死亡」,再也無法在這個圈子生存下去。

這個事件之後,又有其他明星跳出來指控其他業界權力人士,「其實,十年前我也被 XXX 性騷擾過」相關的聲明越來越多,很多都是在 Twitter 上面自白,並且加上標籤 #metoo,慢慢的引起一個「#metoo 運動」。因為其他人都跳出來了,這些受害者才更有勇氣一起出來 metoo。

在 Reddit 已經有一個版是專門討論又有哪些人被爆料性騷擾,上面有列出非常多耳熟能詳的知名人物,有興趣可以去看 Reddit - The Weinstein Effect。(對的,我是 Reddit 鄉民之一...)

Louis C.K. 中箭落馬

去年十一月中,Louis C.K. 原本要上映他的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I Love You, Daddy】,沒想到上映前幾天,他也被 #metoo 了。

有 2~3 位女性喜劇演員接受 New York Times 採訪,說 Louis C.K. 十五年前曾在某個派對旁邊沒有其他人時,跟她們詢問「我現在可以脫褲子打手槍嗎?」。當她們認為是開玩笑的時候,想說傻笑帶過就好,Louis C.K. 還真的在她面前脫褲子打起手槍來。有些女生當場拒絕,Louis C.K. 就沒有繼續。還有女生是說有一次她和 Louis C.K. 講電話時,她聽到他很明顯在打手槍的聲音(真好奇怎樣的聲音)。

這件事情因為太詭異,不是普通性騷擾那種毛手毛腳、試圖撲倒上床,所以一開始大家都不太相信。但這些女演員大部分都是非匿名出來指控的,要不相信也很難。隔天,Louis C.K. 本人發表聲明,證實這件事情並且公開道歉(他說「These stories are true.」)。

他的聲明可以看上面的連結,簡單翻譯一小段重點如下:

她們說的都是真的。當時我跟我自己說「我有先詢問她們才這樣做,應該沒問題吧」,因為我從來沒有不先問過就露出陽具。但我後來學到了,雖然已太遲,我學到的是當你擁有的力量在他們之上時,問他們願不願意看你的陽具,並不算是真的在詢問,而是對他們的一種羞辱。我所擁有的力量,就是她們的仰慕。我用一種不負責任的方式在濫用我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後悔做過那些事情,我想成長,我想逃離,但直到現在我才真的發現這些行為的影響有多大。我昨天終於學到,這些原本仰慕我的女性,因為這件事情而自我感覺不好,甚至可能對其他根本不可能對她那樣的男性也開始防備。我因為在我的和她們的圈子(喜劇圈)受到很多人仰慕而大大佔了便宜,讓她們根本不敢跟別人說這件事情,就算說了,其他人可能也不太真的會聽進去。我之前完全沒想到這一點,因為我所在的地位讓我不去想這些事情也沒關係。

但其實我完全沒有因為這樣而原諒自己,我不斷重新思考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但這些完全無法彌補她們。我多希望對於她們的仰慕我能夠有更好的方式去接受,做她們的好榜樣,給她們喜劇上的專業建議,因為其實我也仰慕她們的作品。

生活在曾經傷害別人的後悔中,是最困難的。我幾乎無法想像我傷害她們多深。

全體大封殺

我得說這真的讓我很心碎,這個事件之後,所有,真的是所有與 Louis C.K 合作的公司、正在拍攝的專案、快要上映的電影、脫口秀演出計畫,全部都取消了。所有公司都和他解約。包含 Netflix 一場脫口秀,還有原本幾天後就要上映的電影,我原本真的超級期待的。

今天先寫到這邊,明天待續。會繼續討論關於他的封殺事件、後續火勢蔓延到他的經紀人、以及電影【I Love You, Daddy】的觀後心得。我先療傷去。

P.S. 今天順便改了部落格標題,改為「花水木雜談」,主要是原本的標題「花水木文藝復興日誌」太長了....之前的小標題「就讓我們擁抱殘破不堪的美麗人生」出自這篇文章,也看膩了,換成類似的、但又可以把文藝復興這四個字加上去(到底為何這麼愛這四個字?可參考這篇專欄「覺得自己興趣太多嗎?別怕,你是新一代文藝復興人」,這到現在都還是我的信仰呢)。